西宁开发区五大重点产业抱团发展
本报讯(记者 樊娅楠)记者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宁开发区)管委会获悉,按照“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投”原则,西宁开发区成立锂电储能、铝及合金新材料、绿色算力、电子信息、生物经济五大重点产业办公室。随着五大重点产业办公室正式运作,五大产业“抱团”冲锋,培育产业新动能,五大产业领域已在西宁具备相当基础且极具特色。
据了解,五大重点产业办公室主要负责人由西宁开发区市级领导和各园区“一把手”担任,办公室专班成员由西宁开发区选调精干干部组建,团队拥有年轻化、高知化、专业化等特点。各专班主要负责五大产业发展研究、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包括产业链深度研究、招商方向方式、项目谋划对接、产业宣传推介、合作洽谈协商、项目评估尽调、拟定投资协议、要素协调落实、产业政策保障、项目签约落地等。结合各园区产业布局,五大重点产业办公室与各园区合署办公,形成工作合力,随着五大重点产业办公室先后亮相,西宁的产业布局也显得愈发清晰,工作方式保持相对独立运作。
近年来,西宁跻身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十强城市,储能系统集成发展迅速,初步形成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铜箔、电芯、壳体、电池等相对完整的锂电储能产业链。铝及合金新材料是抢抓风口加速弯道超车的典型产业,拥有129万吨的电解铝,铝及合金的全面和深度延伸将促使产业工业产值达到千亿级规模。绿色算力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西宁已建成青藏高原生态大数据中心等数据中心8个,在建标准机架30000余架(已建成10778架),上架率90%。电子信息产业方面,西宁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加大省产电子装备产品在设备更新及数字化转型升级等过程中的推广应用,不断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实施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生物经济方面,则依托青藏高原独特的动植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物医药和动植物资源精深加工产业,生物产业园区已成为全省最大的生物医药和动植物资源精深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