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鑫矿业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青海海鑫矿业有限公司是由四川省冶金地质勘察局控股的四川鑫顺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与青海省有色地质勘察局控股的青海海元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成立的国有控股探采一体化资源型公司。公司于2004年6月8日在西宁批准成立,注册资本950万元。2008年4月公司注册地从西宁迁入门源,公司经营范围为矿产资源勘察、矿业开发、选矿、矿产品销售、金矿开采等。
松树南沟金矿是公司开发建设的第一个矿山企业,该矿山建于海拔3600米的青海省门源县青石嘴镇的松树南沟区内。采用露天开采及先进成熟的炭浆法全泥麒化工艺、以先进的选冶机械设备和先进的选冶技术为支撑,运用高效严格的管理,实现了低品位资源的综合利用。目前,总投资12400万元,矿山开采12.8年,目前已建成日处理矿石量1000吨选厂。
公司秉承鑫顺矿业“真诚回报股东、员工快乐茁壮成长、回馈社区”的企业使命,按照“务实拼搏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资源可作价,生命无返程”的安全生产理念及“开发金山银山,保护绿水青山”的环保理念,努力构建现代和谐的资源企业。
公司现有员工16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地质、采矿、测量、选矿等工程师7人;电气、机械工程师4人;会计师4人;经济师3人;其他初级专业技术人员35人。拥有了大量的人才储备,具备了综合开发,有效利用矿产资源的技术和人才实力。
经过三年的发展,公司现拥有探矿权六处,采矿权两处,可开发利用的矿点三处。目前,公司正健康、快速地向集约化、规模化迈进。
二、青海省囊谦县四荣赛铜矿普查中心
探矿证号:T631200811102017773;勘察面积:39。12Km2;有效期限:2008年11月10日至2010年9月30日。
矿区位于囊谦县城北西42km,隶属囊谦县觉拉乡管辖,海拔标高3700—4000m。地理座标:东经96°14′00″—96°18′30″,北纬32°26′00″—32°29′00″。本区地处杂多县岛弧带的东段,出露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古近系及第四系。含矿地层为石炭系下统杂多群。铜矿体赋存于杂多群碎宵岩组顶部,含矿岩性为灰色含砾中粗粒长石砂岩。地表经槽探,浅部经钻探控制,圈定一个矿体,呈似层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一致,总体走向305°,倾向北东,倾角平缓,一般在25°一30°,局部大于40°,工程控制矿体长600m,矿体厚度1.16—5.85m,平均厚度2.35m。铜品位0.61—1.92%,平均1.66%。属沉积型砂岩铜矿类型。已探获资源量(333+334):矿石量269.92万吨Cu金属量:4.30万吨。预测可达中—大型矿床。
三、青海省门源县松树南沟金矿东矿区
采矿证号:6300000520082;矿区面积:0.1683km2;有效期限: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拐点坐标:1、4139173.00,34437905.00;2、4138896.00,34437829.00;3、4138738.00,34438394.00;4、4139014.00,34438470.00。开采深度:3825m3455m。
本区位于门源县城西南30km,属青石嘴所辖。海拔标高3740-3820m.有公路笔直达矿区,交通方便。
本区位于中祁连山前寒武系中央隆起带与祁连加里东黜皱带之接攮处,矿区地处大坂山黜断束内。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不同时期火山喷发与岩浆浸入活动强烈。含矿地层为奥陶系上统下火山岩组。金矿体产于石英角斑凝灰岩浊变带(石英绢云母片岩、绢云母泥绿片岩)中,个别矿体产于细碧玢岩片理化带中。长400m地表出露标高3825m,深部控制矿体标高为3547m,控制矿体揣深230347m。主要矿体分布于标高3628—3825之间。矿体产状与岩石片里产状基本一致,走向280°300°,倾角一般为56°—65°,属较陡倾斜矿体。
矿区已经详查,采用槽深、坑探和钻探对矿体进行控制,按边界2×10-6,工业4×10-6圈定矿体,共有18工个矿体,矿体间距一般为416m。其中①、③、⑥、⑧、⑨、⑾、⑿为主要矿体,矿体长一般为2592m,倾斜延伸一般为2596m,矿体厚厚度一般为0.76—1.14m,最大厚度为4.66m,金矿体平均品位4.25—
14.82×10-6,矿床平均品位为10.61×10-6。矿体形态均受浊变岩石中的片理化带控制,单个矿体多为平行片理的脉状、透镜状矿体呈平行复脉状或侧幕状分布。含金多金属石英方解石脉组成矿体中的核心复矿脉,矿脉平行片理产出,平行复脉状分布,单矿脉沿走向和倾斜方向均呈喔节状或喔断丝连尖灭再现断续分布,单脉走向长一般210m,脉宽0.1—0.3m。东矿区累计探获资源量(122b+2M22+333):矿石量18.19万t,金属量1358kg,平均品位7.46×10-6。历年累计开采(采空区消耗)消耗资源量(122b):矿石量2.85万t平均品位7.46×10-6,金属量336kg;保有资源量(2M22+333)矿石量15.35万t平均品位6.66×10-6。具有较好的进一步找矿前景。
四、青海省囊谦县奥切克铜多金属矿普查
探矿证号:T63120080302003464;勘察面积:57.93Km2;有效期限:2009年3月11日至2011年2月4日。
矿区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城北西40Km,隶囊谦县觉拉乡管辖。矿区范围地理座标:东经96°09′ 00″—96° 14′ 00″,北纬32° 28′ 00″—32° 32′ 00″。
本区位于杂多县弧带东段,出露地层为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古近系及第四系。含矿地层为石炭统杂多群碳酸盐岩组。地层岩石轻微变质。各地层单元分界多为不整和或断层接触关系。根据现有矿化显示及异常的分布,奥切克铜多金属矿划分为三个异常带,西早阿也玛主异常,包贝弄南部异常带及西早阿也玛北部异常带。
西早阿也玛主异常带: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石岩统杂多群碳酸盐岩地层中,受构造控制,产于萤石脉内及灰岩与萤石脉的接触带附近,由三条近于平行的脉状矿体组成,走向340°,矿体倾角近直立,局部东倾,倾角85°—90°,其中:
Ⅰ号矿体推测长度300m,单工程控制厚度26.8m,pb平均品位1.59%,Zn平均品位2.82%。南北约被第四系残疾积、坡积物覆盖。
Ⅱ号矿体北段推测长度500m,南段推测长约200m,矿体推测总长2500m,三个工程平均厚度22.59m,pb平均品位2.61%,Zn平均品位2.01%。在北段矿体被断层切断。中断和南段被第四系覆盖。
Ⅲ号矿体位于2号矿体东侧,推测长度100m,南北两端均被第四系覆盖。见矿厚度9.16m,pb平均品位3.57%,Zn平均品位1.51%
估算(334):矿石量331.52万吨。Pb+Zn金属量16.85万t,其中Pb金属量9.55万t;Zn金属量7.03万t;Ag金属量81.39t。通过进一步工作可达大型矿床规模。
五、青海省门源县冷龙岭金矿普查
探矿证号:T63120080602008783;勘察面积:55.84Km;有效期限:2008年6月6日至2009年5月18日。
冷龙岭金矿隶属门源县西河坝乡和仙米乡管辖,由北西的干树湾至南东的张家湾呈长条状展布,拐点坐标为:101° 41′ 00″,N37°38′ 00″;101°53′ 30″,37°29′ 55″;101°53′ 30″,37°28′ 37″;101°42′19″,37°35′ 02″。
该区大地构造位于中朝板块之北祁连板段,北祁连洋壳带上,北祁连缝合带(托莱山大坂山深大断裂带)之北侧。在成矿区带划分上,北祁连Cu、Pb 、 Zn、 Au、 Ag、 Co、 Cr、 Fe、成矿待带,冷龙岭Cu、Au、Pb 、Zn、Fe成矿亚带。该成矿亚带以早奥陶世火山岩系广泛分布为特征,构成冷龙岭火山岩带,具火山喷流(岩)沉积成矿系统。
区内有10个铜矿(化)点(详见下表),除20号矿化点在下志留统(SI)外,其它各矿化均产于下奥陶统的火山岩组(Ola)中,且均分布F12、F16两条断裂附近。由此可见,下奥陶统为本区主要含矿层位,次级断裂为主要控矿构造,近矿围岩以安山岩、安山玢岩、细碧岩为主,故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六、青海省河南县赛尔龙地区金矿普查
探矿证号:6300000730126;勘察面积:56.63Km2;有效期限:2007年7月11日至2009年7月14日。
普查区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州、城东南55Km,属赛尔龙乡管辖。海拔3300—3800m。有公路直达矿区,交通方便。勘察区拐点坐标:1、101°57′ 00″,34° 29′00″;2、102° 05′ 00”,34°28′ 00”;3、102° 05′ 00”,34° 24′ 00;4、101°57′ 00″,43°28′ 00″。
本区地处西秦岭印支期触皱系,西倾山中间地块的北缘,区内除南部和东部有上古生界到中生界均有出露,山间盘地有下白垩统和上新统沙砾岩外,其余地区均为三叠系砂岩,板岩及灰岩。地层总体走向为北西西一南东东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区内触皱、断裂发育、触皱以线状紧闭触皱为主,断裂为北西西向逆断层,工作区以北为延曲断裂,南为李卡如北缘断层,控制区内地层、 汞娣矿化的分布。
矿体受三叠系中统上部(T2a-3)地层中的断裂控制,探矿权区内经探糟浅井控制共圈出娣矿体10个,分为东、西两个矿段。东矿段有3个矿体,编号I—1、I—2、I—3,其中I—1矿体为主矿体,长160米,平均厚度6.67米,倾斜延伸45米,平均品位1.04%。西矿段有7个矿体,编号为Ⅱ—1至Ⅱ—7,其中Ⅱ—1为主矿体,长368.5m,平均厚度4.05m,倾斜延伸45米,平均品位2.16%,在部分糟探中金矿化,品位1.1—5.55×10-6。
矿体多呈透镜状,也有脉状和锲形状。
矿体产状:I—1、I—2、I—3、Ⅱ—7矿体倾向231°,倾角62°—66°,其余矿体倾向192°—223°、倾角56°—78°。
七、冷龙岭矿点特征一览表
编号 | 矿种 | 概况 |
19 | 铜 | 矿化体产于硅化—碳酸盐化超基性岩中。可见少量孔雀石、黄铁矿、黄铜矿等矿物。矿化带宽约20米,长度大于30米,Cu品位分别0.41%。 |
20 | 铜 | 含矿转石分布于下志留统(S1)凝灰质砾岩中,可见少量孔雀石化,局部可见星点状分布的黄铁矿、黄铜矿等。取炼块样一件,品位:Cu0.65%、Au0.15Í10-6. |
21 | 铜 | 矿化体产于下奥陶统火山岩组的安山玢岩中。矿石为稀疏浸染状,以孔雀石为主,石英细脉内可见黄铜矿、黄铁矿等金属矿物。取炼块样1件,Cu品味1.34%。 |
22 | 铜 | 矿化体矿化体产于下奥陶统火山岩组的安山玢岩中。矿石以孔雀石为主,石英细脉内可见少量黄铜矿、黄铁矿等矿体化地表呈条带状,出露宽约7米,两侧延伸可见约20米。 |
23 | 铜、镍 | 为含矿石英脉转石,周围以残破积和冰水堆积为主,末发现矿化体出露位置。转石点取炼块样一件,铜品位2.89%、镍品位小于0.01%。 |
29 | 铜 | 区域资料中为一转石点。 |
30 | 铜 | 区域资料:含铜石英脉产于下奥陶统的(O1a)火山岩。网脉状石英脉出露3Í0.3m2,见孔雀石。 |
31 | 铜 | 区域资料:产于下奥陶统的山岩中。矿化长约30m,宽约0.2m,见孔雀石化,目估Cu品位0.3% |
32 | 铜 | 矿化体矿化体产于下奥陶统火山岩组的细碧岩中。矿石为稀疏浸染状,以孔雀石为主,黄铜矿、黄铁矿呈微细粒状、浸染状产出。 j号矿化体近北西西向展布,出露长约100m,宽约1m。。取炼块样2件Cu品位0.39%、0.50%,其东侧山脊取炼块样1件,Cu品位0.32%。探槽取样9件,Cu品位最高0.69%。 k号矿化体近东西向展布,出露长度约20m,宽约2m。 |
K02 | 铜、铅 | 含矿转石取自残破积中。转石内可明显见到黄铜、黄铁及铅等金属矿物呈团块状、细脉状、浸染状分布,强碳酸盐化、硅化。该样品Cu品位大于0.3%、Pb品位大于3.0%。 |
八、赛尔龙矿体特征一览表
矿段 | 矿体号 | 规模(m) | 品位 | 形态 | 产状 | 分布 | 备注 | |||
水平长度 | 厚度 | 倾斜延伸 | 平均 | 最高 | ||||||
东 矿 段 | |—1 | 160 | 6.67 | 45 | 1.04 | 5.38 | 契形 | 231° ∠ 62° | 18 — 26 线 之 间 | |
|—2 | 25 | 0.87 | 25 | 0.76 | 0.76 | 脉状 | 230° ∠ 63° | 20 — 24 线 之 间 | ||
|—3 | 25 | 0.88 | 25 | 1.1 | 1.1 | 脉状 | 231° ∠ 65° | 20 — 24 线 之 间 | ||
西 矿 段 | ||—1 | 368.5 | 4.05 | 50 | 2.16 | 10.7 | 契形 | 192° ∠ 56° | 7 — 23 线 之 间 | |
||—2 | 67 | 4.1 | 50 | 3.88 | 9.95 | 透镜状 | 205° ∠ 78° | 17 — 23 线 之 间 | ||
||—3 | 70 | 2.28 | 50 | 5.14 | 29.15 | 透镜状 | 223° ∠ 68° | 17 — 23 线 之 间 | ||
||—4 | 70 | 2.36 | 30 | 6.94 | 14.85 | 透镜状 | 222° ∠ 65° | 17 — 23 线 之 间 | ||
||—5 | 75 | 7.49 | 37 | 3.76 | 8.31 | 透镜状 | 195° ∠ 62° | 17 — 23 线 之 间 | 盲矿体 | |
||—6 | 50 | 0.97 | 30 | 2.15 | 2.15 | 脉状 | 222° ∠ 65° | 20 — 24 线 之 间 | ||
||—7 | 25 | 0.95 | 25 | 5.3 | 5.3 | 脉状 | 231° ∠ 56° | 013 线 |
企业精神 务实 拼搏 创新 奉献
安全生产理念 资源可作价 生命无返程
环保理念 开发金山银山 保护绿水青山
合作理念 宽待人,严带兵;抓细节,重效率;抓业绩,重创新。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昆仑1#B座802室
电话:0971—6154638 0970—8628266
传真:0971—6154638
E—mail:ssng2007@126.com